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储能

刘吉臻院士:“风光配储”肯定不是正确的路径!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论坛上作了《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报告。 刘吉臻院士认为:对储能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储能不是万能的,将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转型以后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储能要发挥作用,但是十分有限! “风光配储”这个路径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这个微量分布到世界各国真是微不足道。我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的转型,储能它究竟在其中是个什么定位?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是不是按照现在这个状态,千军万马大家浩浩荡荡都在做储能行不行?风险在哪里?还有一个,新型电力系统实际上从技术层面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对储能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储能不是万能的,将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转型以后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储能要发挥作用,但是十分有限!真正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什么?就是这个“源网荷”,我不大赞同讲“源网荷储”,面对“源网荷”,同时,“储”它本身,当你被充电的时候是个“荷”,放电的时候你就是个“源”,我认为“源网荷”就够了。

2023-11-24 15:21:08    作者: 超级管理员       文章来源: 本站
刘吉臻院士:“风光配储”肯定不是正确的路径!9月16日,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论坛上作了《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报告。  刘吉臻院士认为:对储能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储能不是万能的,将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转型以后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储能要发挥作用,但是十分有限!  “风光配储”这个路径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这个微量分布到世界各国真是微不足道。我们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能源的转型,储能它究竟在其中是个什么定位?应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是不是按照现在这个状态,千军万马大家浩浩荡荡都在做储能行不行?风险在哪里?还有一个,新型电力系统实际上从技术层面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所以对储能一定要有个清醒的认识,储能不是万能的,将来新型电力系统,能源转型以后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储能要发挥作用,但是十分有限!真正解决问题的手段是什么?就是这个“源网荷”,我不大赞同讲“源网荷储”,面对“源网荷”,同时,“储”它本身,当你被充电的时候是个“荷”,放电的时候你就是个“源”,我认为“源网荷”就够了。

刘吉臻院士:风光配储肯定不是正确的路径!

近日,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吉臻在2023全球能源转型高层论坛上作了题为《新型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的主题报告。刘院士在报告中明确表示,风光配储并非是未来能源转型的正确路径。

刘吉臻院士首先强调了对储能的实际认识,指出储能并非是万能的。他认为,虽然在新型电力系统和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中,储能将发挥一定作用,但其所能发挥的作用却是十分有限的。

针对风光配储这一路径,刘吉臻院士直言不讳地表示不赞同。他指出,风光配储对于全球能源体系来说微不足道,其在世界各国的分布微量而平均,这使得其无法有效解决能源转型的根本问题。

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刘院士强调了储能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的重要性。他对当前状态下,大量机构都在进行储能研究和实践提出了质疑,认为这样的方式是否可行和存在着哪些风险是需要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刘吉臻院士希望能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技术层面进行深入探讨。他强调了对储能的清醒认识,明确指出储能并非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手段,而是在新能源主体的能源系统中扮演有限角色的一种手段。

对于如何真正解决能源问题,刘吉臻院士谈到了“源网荷”的重要性。他并不赞同将储能从源和网中剥离,而是认为储能本身就是一个荷和源的结合,源网荷三者相互作用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

刘吉臻院士的报告在论坛中引起了广泛讨论和关注。他的清醒认识和对于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方向的探讨,为未来能源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思考方向。

刘吉臻院士强调了储能的有限作用,对风光配储不赞同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储能的局限性,并探索源网荷的更好结合方式,以促进全球能源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国家能源局特急通知!整治新能源和抽蓄开发不当市场行为!

下一篇: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风光配储利用率低!风光配储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风光配储肯定不是一个正确的路径。”日前,华北电力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北电力大学原校长刘吉臻, 刘吉臻认为,将来能源转型后,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储能在其中仍将发挥作用,但十分有限。应通过数字化、信息化,动态平衡运作的新型电力系统。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源网荷储之中,储能的规模最小,占比最低。储能到底应该发挥多大作用,风光配储应该如何发展,成为近期能源领域热议的焦点。 对于刘吉臻的观点,储能领域的企业人士和专家也谈了自己的看法。面对利用率较低的风光配储现状,有专家认为,应该在用户侧、电源侧、电网侧,通过数字化等方式,更好的发挥储能的作用。目前,在风光配储项目遍地开花的背后,存在储能项目利用效率低、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我国电力主要来源于煤电,煤电发电成本约为每度0.35-0.4元,价格可及。但煤炭是高碳能源,不可能满足不可能三角里的绿色低碳环节,所以要引入风光,让风光变成发电的主力军。目前风和光的发电成本已经非常低了,光伏度电成本特别低,已经到了0.2元以下。但风光配储之后度电成本差不多1块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