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氢能

绿电交易价格,为什么“忽高忽低”?因为风电、光电等绿色电力具有波动性强、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前绿电交易以电量交易为主,结算周期以年、月为主要单位,而绿电市场化交易定价,还受到绿电供需关系的影响。绿电价格除包括电能量价格外,还包括环境权益价格。绿电电价由电能量价格和环境溢价组成,电能量价格执行燃煤基准价(发改委根据我国市场煤电的行情制定的价格),因此燃煤基准价是绿电定价的参考标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绿电电价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国家电网的平均绿电价格,要比燃煤基准价每度电溢价8分钱左右,南方电网则溢价5~6分钱。

2023-12-12 18:16:32    作者: 超级管理员       文章来源: 本站
绿电交易价格,为什么“忽高忽低”?因为风电、光电等绿色电力具有波动性强、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另一方面也由于当前绿电交易以电量交易为主,结算周期以年、月为主要单位,而绿电市场化交易定价,还受到绿电供需关系的影响。绿电价格除包括电能量价格外,还包括环境权益价格。绿电电价由电能量价格和环境溢价组成,电能量价格执行燃煤基准价(发改委根据我国市场煤电的行情制定的价格),因此燃煤基准价是绿电定价的参考标准,由于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绿电电价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国家电网的平均绿电价格,要比燃煤基准价每度电溢价8分钱左右,南方电网则溢价5~6分钱。

绿电交易价格,为什么忽高忽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利用,绿色电力逐渐成为能源领域的热门话题。与传统能源相比,绿电交易价格的波动性确实较大,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绿电本身的特点,包括波动性强和不确定性大;二是市场机制以及供需关系的影响。

绿电具有波动性强、不确定性大等特点,这是导致绿电交易价格忽高忽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风电、光电等绿色电力的生产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风力、阳光的强弱都会对绿电的产能产生直接影响。在具体操作中,不同地区、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的绿电产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导致了绿电供给的不稳定性。因此,在供需关系受到冲击时,绿电交易价格会出现波动情况,即忽高忽低。

绿电交易以电量交易为主,结算周期以年、月为主要单位,这也是造成绿电交易价格波动的原因之一。

绿电市场化交易定价主要依据电能量价格进行,电能量价格是绿电电价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我国,燃煤基准价被作为电能量价格的参考标准,由国家发改委根据市场煤电行情制定。由于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不同,绿电电价会因此存在差异。一般来说,国家电网的平均绿电价格相对较高,每度电溢价约为8分钱左右,而南方电网的绿电价格溢价较低,大约在5至6分钱左右。

绿电交易价格还受到绿电供需关系的影响。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绿电的价格可能会下降;而在供需紧张的情况下,绿电的价格则往往会上涨。绿电供需关系的变化会引起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而导致绿电交易价格的忽高忽低。

绿电价格还包括环境权益价格。环境权益价格是指绿电电价中用于环境保护和碳减排的溢价部分,是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手段。环境权益价格的变动也会对绿电交易价格产生影响,使得绿电交易价格忽高忽低。

绿电交易价格忽高忽低的原因主要包括绿电本身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市场机制以及供需关系的影响。为了稳定绿电交易价格,同时推进可持续能源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绿电市场机制,提高绿电供给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促进绿电交易价格的合理定价。加大对绿色电力和环境权益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绿电的认可度和使用意愿。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碳中和如果想要实现,主要是绿电消纳,其次是节能减碳。什么是碳中和?什么是绿电?为什么绿电消纳最重要?现在绿电消纳遇到什么问题?什么是节能降碳?

下一篇:“绿电”能跨省跨区交易吗?只能省内交易吗?一方面是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另一方面是富余的风光水电只能白白浪费,“碳中和”背景下可再生能源跨省消纳亟需提速。绿电需求企业多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中东部地区,而绿电供给仍以三北地区居多——这一供需错配的局面,使得企业对跨省、跨区交易需求旺盛。以西北、东北地区为例,其风电资源丰富,但经济产业相对孱弱,对于绿电的需求并不大,而工商业发达的东部地区,本身风电资源又不足。仅就北京来说,很多企业想要购买绿电十分困难,原因就在于本地没有太多闲置资源,风电、光伏等天然资源也不足,发展新能源产业就比较困难,大多依靠外省输送绿电。” 北京绿色交易所方面表示四川、云南水电资源丰富,拥有风光互补,清洁能源优势非常强,但都处于清洁电力发展程度不高的状态。四川凉山州的水电加风光除了够自己用还够整个上海用,但现在往外输出的电力仅仅是九牛一毛。业内人士指出,通过跨省跨区通道输送新能源电力,将是未来新能源消纳的重要途径,降低省间绿电交易门槛是关键的机制保障。当前跨省、跨区绿电“点对点”交易的渠道还未打通,交易品种、合同周期等不够灵活,不能及时满足购电企业的需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