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是解决负电价的有效利器吗?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负电价是指由于供电量与电量消纳之间呈反向关系,导致电价出现负值的情况。在解决负电价问题上,停止供电的思路却行不通。负电价通常是暂时性的,与其短期内的盈利收缩相比,发电机组反复启停的运维成本和安全隐患更高。只有发电才能获得补贴,通过政府补贴来弥补损失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许多人将希望寄托在储能上,并将分布式光伏投资与储能相结合。在分布式光伏越来越受到推广的背景下,同步配置储能已成为许多地方的强制要求。储能可以最大化分布式光伏的价值,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同时也是降低成本和减少碳排放的有效途径。目前电力系统仍然面临着大规模、低成本储存方式的缺乏。
以山东德州为例,当地要求黄色和红色区域的新能源承载力配置储能比例不低于15%,且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根据当前的中标结果(按照1.8元/Wh计算),要想满足这一要求,该项目的储能成本将达到约270万元。这意味着与之前不需要配置储能相比,在盈利未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成本将增加近300万元。
电站成本的增加导致盈利降低,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新能源配置储能的利用率较低,配置储能并不是为了发展储能,而是为了完全消纳该地区的新能源。因此,目前的情况下,配置储能并不能有效解决负电价问题。
储能并非解决负电价的有效利器。虽然储能可以优化分布式光伏的价值,但由于储能的成本较高且利用率较低,当前来说并不能解决负电价问题。未来,我们需要研发大规模、低成本的储能技术,以更好地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需求。